English

她为何后来居上

1998-03-25 来源:光明日报 孙启民 我有话说

我们这个院子里有四户人家的孩子同龄,今年都上初中二年级。大家惊奇的是,怎么就小玲学习成绩好,又是“三好学生”;老师还说她“素质好”、“有潜力”。这真有点“有心栽花花不发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论家长在孩子身上花费的精力,付出的劳动,对孩子的智力投资,对孩子的期望值,恐怕小玲家远不能跟其他三家相比。那么,为什么小玲能进步得快,并后来居上呢?这些日子我总在琢磨,试图能找到原因。

记得几个孩子三四岁时,另外三家的孩子已经能背诵好多首古诗,认识不少汉字了。小玲呢,只能说几句一听就明白的“顺口溜”式的儿歌,她的爸爸、妈妈没有那么正规地对她进行“早期教育”。他们做得最多的,是带着孩子“玩”。有一次我在街口看到,小玲的爸爸指着一辆飞奔的汽车问:“车号是多少?”孩子回答了,接着是一阵欢笑;过一会儿又一辆汽车驶过,小玲说,多少号,甚至能倒着讲。那时我只觉得真有意思,现在想这里面包含着不少“教育学”、“心理学”的原理。寓学于玩,在玩中学,不正是早期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吗?

上学了,那三个孩子忙着上“特长班”、“培训班”、“辅导班”,比着谁学得东西多。小玲没有加入到这种竞赛中。“要把老师教的学好”,小玲的家长对孩子就是这么个“低”要求。我还经常听到,小玲的爸爸、妈妈问孩子,在学校里学了什么?回答问题了没有?别的同学怎么回答的?这样做也许正帮着孩子“把老师教的东西学好”。

到了高年级,小玲的家长常对孩子说,咱也辅导不了你,全靠你自己努力了。确实,小玲解不出的题,是不能指望爸爸、妈妈给辅导的。她已习惯于“自己努力”了。这“自己努力”,也许正促进孩子勤于思考,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。不过这孩子也有“苦思而不得”的时候,于是家长对她说:“去问问对门王叔叔。”王叔叔是这个院子里学历最高的。小玲每次请教时,他总是耐心地给她讲解,听到小玲讲自己是怎么想的,他总要大加褒奖一番。我想,小玲是在动了一番脑筋后得到点拨和指导的,于是她豁然开朗,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她还得到了鼓励。

平时考试,小玲取得了好成绩很少得到家长多少奖励,考得不太好也没受到多少指责。小学时候的最后一次考试,小玲没有早早进入“临战状态”,我也没有听到他们对小玲“千叮咛,万嘱咐”。也许,这倒使孩子不那么紧张,没什么压力,考试时能较好地发挥水平。

这么看来,小玲进步越来越快,成为各方面都很突出的学生,显然不是偶然的。这里确实能给人不少启示,从中或许能借鉴点什么。

(作者单位: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